1.物流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无条件的追求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和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需的。只要利用系统工程原理调节、控制安全的三个要素,就能实现局部稳定的安全。
2.物流安全的经济性
物流安全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保障物流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如维护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人,是促进物流活动持续稳定进行、物流效益稳步增长的重要保证。物流安全保障所减少的危险伤害和损坏的本身就是减少了经济负效益,这就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
3.物流安全的复杂性
物流安全取决于人、物(机)和人与物(机)的关系,实际形成了人(主体)一机(对象)一环境(条件)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系统。在物流安全活动中,由于人的主导作用和本质属性,包括人的思维、心理、生理等因素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物流安全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4.物流安全的社会性
物流安全与社会的安定、稳定直接相关。在物流活动中,无论是人为的灾害还是自然的灾害,如物流运输配送中的交通事故,仓储场所的火灾,包装过程中的有毒物质泄漏,装卸搬运中的物体打击事故等,都将给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带来心灵和物质上的伤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物流安全的社会性还在于物流安全影响到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