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过程自动化是机械制造的总趋势
研磨工件回转,研具沿工件轴向完成往复进给运动。图1-1是用于外圆研磨的研具示意图。研具材料一般为铸铁、铜、铝或硬木等。研磨剂一般为氧化铝、碳化硅、金刚石、碳化硼以及氧化铁、氧化铬微粉等,加切削液和添加剂t昆合而成。根据研磨对象的材料和精度要求来选择研具材料和研磨剂。研磨时,工件作回转运动,研具作轴向往复运动(可以手动,也可以机动)o研具和工件表面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一般为0.02~0.05mm)以存留研磨剂,研磨余量0 - 01—0.03mrn,能得到R.0.1—0.006的粗糙度和0.001~0.005mm的尺寸精度。
套车 若工件不宜进行回转运动,则主运动与进给运动都应由刀具完成。这一方法常用在组合机床上加工外圆。
滚切外圆 滚切加工时不用普通车刀而改用圆形滚切刀。刀具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在切削过程中受切削力作用便自动回转使圆刃轮流工作,因此刀具耐用度高,可提高切削用量。
双轮超精磨双轮超精加工是一种光整加工方法。喂料机工件在两顶尖间回转,两个修整成双曲线形的磨轮反向倾斜安装在工件的两边,在弹簧力作用下压向工件而被带动回转,同时磨轮还沿工件轴线作进给运动。工作过程具有切削、挤压和抛光作用。
滚压加工滚压强化是用可自由旋转的滚子对工件表面均匀地施加压力,使表面产生塑性变形,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凸峰被压平而填充到凹谷。滚压后表面层得到强化,并在表面形成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也得到减小。
铣削外圆 可用于加工长度较短、具有部分圆柱形的表面。
磨削外圆 有普通外圆磨削、宽砂轮径向进给成形磨削、无心磨削等,这里不作详述。
车铣加工在通常情况下,车削是加工外圆表面效率最高的切削方法。但在加工不平衡工件时,譬如加工偏心轴和曲轴,此时工件不允许高速旋转,刀具的潜力也就不能充分利用。采用端铣刀车铣外圆,则可达到高的切削效率,石膏粉烘干机又能可靠断屑,后者在加工过程的自动化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车铣时铣刀和工件互相垂直布置,如图1—2所示。通过偏移铣刀中心和工件轴线之间的位置改变三种成形运动——工件转速、轴向进给运动和切深,在工件上可以车铣出各种不同的形状。
超精研磨也称超精加工,是用磨条进行表面光加工的方法。工作时工件作回转运动,磨条以很小的压力压住工件,并作8~35Hz的低频振动。磨痕呈复杂的交叉网纹,可获得表面粗糙度极小的加工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