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具备的条件
煤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主要依靠古气候、古地理地貌和地质作用等条件的良好配合,形成有大面积的含煤地带,即煤田。因此,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1)植物条件。植物遗体是成煤的原料,没有植物的生长就不可能有煤的形成。因此,磨粉机厂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成煤的时期应该是有大量植物繁殖的时代。例如,我国最主要的3个成煤时期(石炭二叠纪、侏罗白垩纪和第三纪),就分别是植物界的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繁殖的极盛时代。
(2)气候条件。植物生长直接受气候影响,只有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才能大量繁殖和快速生长。
(3)地理条件。要形成分布面积较广的煤层,必须要有能够适宜于植物大面积不断繁殖和遗体堆积的地理环境及植物遗体免遭完全氧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地壳运动对成煤起着央定性的作用。在成煤时期,如果地壳强烈上升而形成高山峻岭或强烈下降而形成汪洋大海,显然都不能成煤。因此地壳运动的趋势,煤矸石粉碎机必须是有节奏的缓慢下降,才有利于成煤;另外,地壳在有节奏的缓慢下降过程中,下降的面积和升降的次数,也影响着煤田的范围及煤层的厚度和层数。因此,泥炭层的堆积,要求地壳发生缓慢下沉,下沉的速度最好与植物遗体积聚的速度大致平衡,这种状态持续越久,泥炭层就越厚。在泥炭层形成之后,如果地壳上升,已形成的泥炭层就会遭到剥蚀破坏;如果地壳下降过快,植物来不及生长,埋藏在深水下的泥炭层被其后沉积的泥沙覆盖,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开始煤化。过了若干年代后,当地壳停止下降或稍有回升时,在已形成煤层之上的地面再次生长植物,经地质作用叉可形成新的泥炭层。这样反复多次,在同一地区便可形成几个甚至几十个煤层。
以上4个条件彼此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植物条件是内因,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虽都是外因,但地壳运动的条件却起主导作用,并贯穿成煤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