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1

德清新市镇超越塑料制品厂

PVC、塑料制品加工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PVC产业发展历史
新闻中心
世界PVC产业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3-06-08        浏览次数:193        返回列表

PVC护栏的前身故事:世界PVC产业发展历史 
一、 工业化萌芽阶段
PVC树脂,1842年Baumann通过研究确定它了的密度和基本结构式。雷诺在实验室采用碱皂法制取氯乙烯,即把1,2-二氯乙烷与芳性钾酒精溶液混合,静置4天,然后加热进行反应。之后人们的大量研究改进,都不适用工业化生产。
1912年德国化学家F Klatte发明了最简单的工业生产方法,即从电石制乙炔,乙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氢加成反应,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在PVC树脂工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30年后由于乙炔生产的高能耗和高成本,而逐渐被淘汰。1940年以后,工业上开始以廉价的乙烯为原料,由乙烯直接氧化制二氯乙烷,在加以热裂解得到氯乙烯,其副产品氯化氢与与乙炔反应制取氯乙烯,这就是早期的联合法和混合法。
PVC树脂,则是1872年由包曼开始详细研究的。古老的聚合方法采用光聚合和热压聚合。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里,研究工作异常活跃。在改进热压聚合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引发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连续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特种聚合等多种方法。其中乳液聚合方法生产比较容易控制,聚合速度较快,能得到颇为均一的长链聚合物。1931年首先在德国本公司实现小规模工业生产,德国大多数工厂均采用乳液聚合法。1933年美国碳化学公司采用溶液聚合法建立了小型工厂。
PVC树脂被发现的100年间,不过是艺术珍品而已。PVC树脂发展的真正转机是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增塑PVC树脂的出现。1928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将氯乙烯与乙酸乙烯共聚使之具有内增塑性质而容易被加工。可以用做真漆和硬模塑制品。1932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B.F.goodrich)研究一种用于粘接橡胶与金属罐的新粘胶剂时。偶然发现增塑了的PVC树脂具有柔软和富有弹性的“橡胶状”性质,并耐强酸、强碱腐蚀、制成弹性高尔夫球和PVC氯苯溶液,后者可制造鞋跟、钳套、电线护套、帐篷、雨靴、地板、胶管、电器绝缘套及金属罐衬里等。1937年英国ICI公司采用磷酸脂类增塑PVC得到类似橡胶的物质,成功的替代当时特别短缺的橡胶。用于电线绝缘层。这时PVC才作为有用的高分子材料而开始大量生产。
二、 量的增长阶段
PVC树脂早期工业化阶段主要生产方法是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主要用途是替代橡胶制作涂层、涂布制品、包装容器、棒材、片材等柔性材料。但是乳液树脂杂质含量多、生产成本高、性能也差,限定了它的应用范围。1941年美国B•F•Goodrich公司悬浮聚合生产的PVC树脂,质量好,特别是电绝缘性、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明显优于乳液聚合法树脂,在耐燃性、耐磨性方面优于橡胶,因而在电线电缆铺地材料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消费量迅速增加。而且悬浮法比乳液法操作简单,助剂用量少,产品纯度高,能耗少、成本低,因而迅速被世界各国采用。
世界PVC树脂生产量在50年代以后才有迅速增长,原因如下:(1)后来电价格升高,而石油相对便宜。1962年美国B•F•Goodrich公司开发的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与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的平衡工艺。生产装置规模大,成本低,单体纯度高,世界各国纷纷采用。于是开始世界性的原料路线转换。美国于1969年完成了原料路线的转换。原料路线转换后,生产成本下降26%,电耗降低90%,生产规模扩大,树脂产量直线上升。其他国家大致如此,单体原料路线的转换,促使PVC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聚合方法的改进 自40年代悬浮聚合法替代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法成为主流生产方法以后,五六十年代悬浮聚合工艺又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聚合后处理---干燥、包装、贮运的密闭化,减少尘埃。大大提高了质量。同时。乳液聚合方法也有所改进。1966年法国RhonePoulenc公司开创的微悬浮聚合法所制备的糊树脂质量更好,生产效率更高。这两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各有特定的用途,因而取代了经典的乳液法成为糊树脂的两种主要生产方法。1956年法国开发的本体聚合法可以制造杂质更少、更加透明、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更好的树脂,促使PVC树脂应用领域扩大。(3)PVC硬制品加工与应用技术有新发展 在五六十年代树脂质量有所提高的同
三、 技术进步阶段
正当世界PVC产量迅速增长之时,VCM致癌性问题几乎危及PVC行业的存亡。经查明,VCM自身虽没有致癌性,但在体内新陈代谢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成分,是否致癌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于是各国纷纷建立法规限制PVC中残留单体含量和PVC生产区域的VCM含量。PVC厂商花费大量投资研究对策和改造生产环境。例如美国大约投入了1.8亿美元,日常操作费用也增加了700多万美元。推出了减轻粘釜,密闭化操作,高压水自动清釜,生产环境强化通风、大气中VCM浓度自动监测报警,聚合釜大型化和自动控制,浆料和废水汽提,连续沉降离心分离,物料输送机械化、密闭化等一系列技术措施。VCM毒性问题出现虽然影响了当年PVC的产量(当年全世界PVC减产12%,美国、日本减产20%),提高了PVC的生产成本,但是也促进了PVC行业的技术进步。这些技术一直运用至今。这一时期,PVC悬浮聚合和连续乳液聚合方法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在加工应用方面,为避开用于包装材料的PVC增塑剂迁移和VCM毒性问题,PVC厂商把产品市场转向硬质制品。恰遇70年代建筑市场兴旺,新建房屋和旧房维修改造量大,传统建筑材料涨价。而PVC建材制造简单,容易安装、重量轻,使用寿命长,不需油漆,维修费用低,抗腐蚀性好,耐燃、而且价格低,因此迅速进入了建材市场,美国PVC建材占PVC总消费量的66%以上。
四、 高性能化和高效化发展阶段
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二次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建筑业,因而造成了PVC产品的滞销、产量下降。同时,石油危机使油价从70年代以前是2—3美元/桶上涨到1982年的35美元/桶。PVC生产成本的提高使的一些企业亏损倒闭。面对这种困境,PVC厂商们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向组织机构调整要效益,向节能降耗管理要效益,向产品结构要效益。使世界PVC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在5%的发展速率。而进入21世纪,油价除了在2001年走低过,之后价格一路飙升,在今年更是创纪录超过了70美元/桶。油价高企显然提高了PVC制造成本,PVC行业全球整合在所难免,譬如日本早在2002-2003年就开始关停和合并了部分PVC企业,韩国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