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机械零部件破局之路开启 政策引导产业做大做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0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中,机械零部件大量依托进口算十分重要的一个。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中,机械零部件大量依托进口算十分重要的一个。当前,我国机械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是: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国产化率偏低,质量差强人意。

 
  在机械通用零部件“十二五”规划之中,对行业发展曾做出过一句评价,叫做“工业大而不强,结构性对立突出”。结构性对立就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对应到机械通用零部件发展中,就是中低档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缺乏,工业集中度偏低,行业发展不均衡。
 
  在2015年我国迎来了机械零部件发展的低谷期之后,业内一致认为,我国机械零部件高端化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至少还有10-15年距离,这期间一方面要改变国内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构成,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研发,保证产量和质量的过硬。
 
  之所以从这两方面着手,是因为业界一致认为,我国社会的消费机制和消费心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零部件的崛起。国人在购买机械产品时,越高端越偏信进口货,而买进口货意味着更小的职责危险,这剥夺了不少国产零部件的应用机会。
 
  不过,消费商场再怎么反响也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说到底应用、接受与否的关键还是在质量,如果产品过硬,市场的大门自然会打开。因此,相比于国内市场消费情况的整治,推动技术升级,保障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面对当前机械工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时期,以及机械工业实施“强国战略”的重要阶段,我国尤其要通过基础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突破,来确保制造业强国目标的有效实现。为此,企业要通过自身的研发努力,争取在2025之前实现四大目标:
 
  技术突破目标,完成30项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攻坚,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基本与国际接轨;提质增效目标,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中高档标准水平,企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能耗和生产效率提高30%;产业升级目标,培养30家高级零部件制造企业,涌现2-3家国际知名大型企业;市场发展目标,实现中高档产品销售额和世界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
 
  但企业要完成这些目标并不容易,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新挑战,比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挑战;供应链不完善导致原材料大幅涨价等等。要打破这种局面,除了企业自身加大研发外,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支持并帮助培养一批优秀企业,逐步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应加大力度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
 
  鉴于此,我国政府特别将零部件的高端化发展列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并为此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
 
  其中,《机械基础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机械基础件、机械基础工业及基础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推出,着重强调了对于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以及对零部件整体技术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积极引导和突破长期存在的固有问题,为机械零部件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最为重要的是“十三五”规划的发布。规划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两化融合、绿色制造为发展主线,以提高核心创新能力和提质增效为中心,推进五大工程、四项行动计划,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服役寿命,破解重大装备“空壳化”问题,推动零部件产业向创造性、质量型、品牌型的转变。
 
  与此同时,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规划还提出“互联网+零部件”的发展办法,打造若干电子商务平台,培养一批成熟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促进零部件销售和物流方式的转变。以“互联网+”的形式,带动产业中小微企业的加速发展与崛起。
 
  规划内容不仅提到了技术突破、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将发展的新旧问题统统囊括其中,还着重提到了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零部件”等新思路和新概念,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到升级计划之中,对机械零部件产业的升级做出了详细而有效的部署和推动。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人工智能+模拟电路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机器人+安防”珠联璧合 机器换人指日可待
风电清洁供暖电价问题及经济性几何 气动隔膜泵6大优势和在哪些地方可以派上用场?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