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钢厂和贸易商每天多次报价,隔夜涨跌屡超100元/吨或±4%,铁矿和
钢坯价格随之大幅震荡。同期,中钢协公布的螺纹钢全国现货平均价为3118元/吨,热卷为3305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56.2%、60.3%。此次国内钢价连续上涨、大幅波动,是政策预期、供需变化、信用扩张和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首先,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提振信心。国家出台了系列“稳增长”政策,增加基建投资、促进 房地产去库存,这都将促进钢材消费;同时“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作为代表性产能过剩行业,钢铁面临信贷、环保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继续强化。宏观政策有利于钢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对钢价恢复性上涨提振了信心。
其次,季节性供给减少推动钢价反弹。去年底以来,我国钢铁企业亏损扩大,粗钢减产明显,一季度 我国钢铁产量同比下降3.2%。一季度钢材出口增加7.9%、进口大降,净出口维持较高水平;截止到4月22日,钢材社会库存937.95万吨,较去年同 期下降33.3%。“低产量、低库存、高出口”,使我国钢材供给处于几年来的较低水平。
随着大规模基建投资逐步实施,经济回暖趋势明显。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58万亿 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基 建、房地产和船舶、汽车、家电、机械等主要用钢行业的需求回暖,造成短期内国内钢铁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从而推动钢价反弹。
再次,美元阶段性弱势和信贷扩张强化钢价走高预期。一季度,美联储加息预期降低,欧洲央行和日 本央行实施负利率,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国内货币政策趋于宽松,资金供应量大幅增长,2016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 930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万亿元,同比多增1.93万亿元,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国内外货币 环境均强化了钢价走高的预期。
最后,市场情绪助力钢价超跌反弹。从2011年一季度至2015年底,国内外钢材价格单边下跌,中钢协钢材指数下跌60.0%,CRU全球钢铁指数下跌49.3%。当今年初出现政策趋暖、供需改善和货币宽松时,期、现货市场上的做多情绪高涨,助力钢价超跌反弹。